发布时间:2024-12-13 浏览量:2872
为了把温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大气层可接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一个无限值变成了一个有限值,碳的排放权成了具有商品属性的稀缺资源。
市场是资源分配的最优选择。国家间、行业间及公司间由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管理效率等原因,存在减排成本的差异。对地球大气层而言,温室气体排放却具有全球一致性。在此情况下,假设交易摩擦成本为0(即不存在信息差,跨国家、行业、公司间的交易税费),通过碳市场可以发现最低的减排成本,实现减排成本的最优化,同时还可助力欠发达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区域间经济发展再平衡。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全球的碳市场,发挥全球人民的聪明智慧,以最优的方法实现控制温升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信任
市场的建立离不开信任和法治,全球碳市场尤为如此。碳市场的信任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成因及影响后果的相信;第二层面是对全球人民共同努力实现碳中和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相信;第三层面是对于各国减排努力过程和结果的相信。
目前,第一个层面的信任仍未完全建立,或许确有科学层面的争议,也或许作为一个拥有世界第四大国土面积且国力最强的国家,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全球第二,但其政策随着执政党派的更替而反复不定,极大影响了全球碳市场的建立。第二层面的信任,是对于未来的规划和向往,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具有不可逆性。第三层面的信任,有客观结果的信任,也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这种信任的建立需要融合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等因素。从建立信任的难度而言,第一层最易,第二层居中,第三层最为困难。
2、法规
碳市场的构建离不开政策、法律、规范、标准等一系列的支撑性文件。回顾历史,2005年全球达成了首份基于市场机制的《京都议定书》,并建立了联合履约(JI)、国际排放贸易(IET)以及清洁发展机制(CDM)三种市场机制。
《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共39个,通过CDM参与碳交易的主要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10余个发展中国家。尽管《京都议定书》仅执行了5年,但还是非常有效地帮助这些参与国建立了相应的政策文件和法律规范,并培养了一批碳市场的从业者,为推动这些国家的国内或国际的碳市场起到了非常积极且重要的影响。
相比《京都议定书》而言,《巴黎协定》缔约方共194个,缔约方需在环境完整性、透明、精确、完整、可比和一致性的基础上编制和通报其自主贡献。要实现此目的首先需要缔约方出台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还需要有经验的人员来执行这些文件和标准。由于绝大部分缔约方并未实质性参与第一阶段的碳市场,无论政策储备,还是人才储备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二是为确保没有双重核算,还需要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碳排放量登记和核算系统,能够与各国的碳排放数据、减排量数据、交易数据等实时交互。目前无论在国际层面,还是各缔约方层面,这方面的硬件基础也相差甚远。
三是为确保各缔约方能够严格执行其自主贡献且不会出现数据造假、双重核算等问题,还需要建立一个监管和惩罚机制。缔约方会议为《公约》的最高机构,其承担更多的是协调角色,而非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角色,这也使得自主贡献的执行力度无法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3、技术
若不考虑重返原始社会的选项,则技术进步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不二选择。技术进步包括几个层面:一)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二)实现温室气体清除的技术;三)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四)监测我们真正实现了减排、清除或适应的技术;五)拥有技术并不代表可以用好技术,所以技术进步的另一个层面还包括掌握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储能、氢能、核能等技术的发展,第一层面我们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相信全球实现碳达峰只是时间问题。第二层面是目前的投资热点。无论是基于自然的还是基于技术的清除技术,都获得了资本的追捧,但离商业化、规模化还有一定的距离。第三层面估计只有当我们意识到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无法解决我们的问题时,才会被摆在优先级更高的位置。
第四层面的技术是前面三个层面的辅助,当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的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第四层面的技术才能真正的成熟。第五层面又包含两层,一是技术拥有方是否愿意将技术与其他方共享(还是信任问题);二是技术接受方是否拥有相应的人才储备、技术储备来学会这些技术。
4、资金
资金作为碳市场的催化剂,可以加速推动技术、政策、甚至信任的发展。因此每次COP会议都把发达国家的援助资金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来谈。但我们也不能高估了资金的能力,在基本要素还不具备时,若试图通过人为操纵市场价格来解决市场出现的所有问题,将会本末倒置,甚至扼杀市场于摇篮。
虽然我们自《京都议定书》之后一直未能建立一个政府主导下的全球履约碳市场,但实施履约碳市场的国家和区域一直在稳步增加,全球自愿性的碳市场无论覆盖的国家还是交易额相比10年前也已成倍增加。技术进步从第一层面发展到了第二层面,第三、四、五层面也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创业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就。这些都为构建全球碳市场的政策和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吸引了为数不少的风险资金进入碳市场,为全球碳市场的建立添砖加瓦。
尽管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间建立一致的信任,这难度不亚于建立通天塔。但随着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的提升,以及气候变化灾难性的增加,相信在一些国家间形成更大范围的区域性市场还是可以想象的,区域市场间通过某种机制实现连通也是可以预期的,然后以此为基础逐步发展成全球统一的碳市场。
但我们也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离建立全球碳市场还有多远?恐怕不是一两个会议,一两个国家,或者一两年的距离,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或八、或九……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